備受關注的華為手機,在第二季度銷售量銷量達36.3百萬臺,高居手機廠商銷量的榜首。

這高銷量,一部分可能要感謝特朗普的“帶貨”廣告了,可憐了蘋果手機被自家人坑了!
而最近,華為的動作不小。8月3日,據外媒消息稱,華為在歐洲申請了P300、P400、P500商標,基于華為的產品線設計,當時存在著幾種不同的猜測:擴大產品線、改變命名規則、或者是保護性注冊都是很有可能的。

第二天(8月4日),華為又申請了P600、P700、P800、P900以及P1000商標。
加入了這幾款商標后,華為在歐洲申請的商標就從P300開始一直延續到P1000。而這也使得之前對于華為這番動作的猜測,都變得更加無法確定。

天吶!華為竟然將商標從P300一路注冊到P1000,要知道,今年3月華為才發布P30手機。
有網友統計,華為P10到P20,用時394天;P20到P30,用時364天,據此估計,華為P1000出現至少要等到2116年,也就是近100年左右的時間。除非華為加快研發速度,一年發布多部型號手機,或者越級發布,否則小編可能等不到華為P1000出現了。
當然,華為申請商標并不意味著一定會研發,也有可能是以防御性商標的目的。

在商標行業,都是奉行“市場未動,商標先行”的原則,但是總有企業沒有盡早注冊商標的意識,導致商標被搶注等情況的發生;也有企業為了全面保護自己的品牌,從而全面注冊商標,甚至連近似的也不放過。
比如小米注冊的“米”家族:紅米、黑米、爆米花......阿里巴巴注冊的“阿里”家族:阿里媽媽、阿里奶奶、阿里爺爺......
到底何為防御性商標呢?難道一定要像小米、阿里巴巴一樣,各種近似的都注冊?
防御型商標大致可以分兩類:
第一,商標申請人在某一個類別注冊商標后,又在其他類別注冊相同商標,可以起到“防御”目的。為了避免他人搶注商標對自家品牌造成負面影響,近似商標的注冊就十分有必要,盡可能避免他人丑化自家品牌。
第二,商標申請人在注冊某一商標后,又把與這一商標近似的文字再在相同類別注冊,也可以達到“防御”目的。比如華為公司申注和P10、P30近似的P300、P1000就屬于這一類防御性商標。

在一開始,網友還嘲笑企業注冊這類防御性商標,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,“傍名牌”山寨他人商標現象的頻發,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“山寨”名牌企業,為了避免了他人山寨,又保護的自己的品牌,還能免去一筆商標侵權、維權的費用!
所以,小編最后提醒,不要小看知名企業提前布局商標的重要性,這是企業在發展戰略上的領先行為,做到提前防御布局,是值得大家學習借鑒的。